【兴化市中医院】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最新信息 >>文章浏览

民国兴化名医李友竹

日期:2011/8/29 21:51:34  来源:兴化市中医院

民国兴化名医李友竹

朱杰

立秋前一日,我漫步兴化西门城外,寻访先贤李友竹的足迹。

李友竹(1894~1939),名姜松、荫松,以字行,民国时期悬壶于兴化西门城外、声闻里下河地区的一代名医,明朝状元宰相李春芳的后裔。在他的一套《康熙字典》的封面上,有他带有欧体风格的亲笔题签:“师俭堂荫记”。先生师从兴化东门张咸斋(名炳熙,以字行,父张华亭,兄张小亭,侄张涤珊均为“兴化医派”杰出代表)。其长孙李爱明家中珍藏有完好的“张咸斋夫子传李友竹方脉”和“李友竹先生方脉(邮邑史斯祯题赠)”的金字挂牌。先生能用双手为病人搭脉,民间尊为“医家大先生”、“李家铜门槛子”。故居遗址即今西门丁香花园1号楼和华美花卉店(原兴化食品厂)。 为方便患者买药,拆屋让地拓宽巷子(即后来的泰山堂巷),并将自家房子重新砌好给姚氏开了爿“泰山堂药店”, 前店后作,至1996年10月拆迁时仍保持着当初的建筑旧貌。1939年,先生在躲日寇飞机避难乡下时,为给一外伤已溃烂的患者义诊而染上败血症,于当年11月初过早地辞世。这不由让人想起白求恩: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,也是转成败血症而于同年同月(1939年11月12日)走完最后的生命之旅。当我手捧先生生前使用过的泛黄的自制宣纸处方笺和“兴化中医李友竹”、“复诊需带原方”两方竖式朱文印时,油然而生敬仰与缅怀之情。

李爱明讲述了许多祖父的故事。民国五年(1916年),扬州商人梅寿山母病屡治不愈,乘船来兴就医。李友竹断为三阴寒证,投以大辛大热重剂,连进数剂而愈,梅寿山至为感动,与先生义结金兰,并赠予“功同和缓”鎏金匾额。此匾文革期间当作床铺板使用而保存至今,字迹已漶漫不清,仍可见当时的制作之精良。上下款依稀可辨“友竹仁兄先生”、“世交扬州梅寿山”。这里的“和缓”是指医和与医缓,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官。说到和缓,许多人会感到陌生,但说起“上医治国”和“病入膏肓”的典故,大家又会耳熟能详了。“上医治国”说的是医和为晋平公诊疾的故事, “上医医国,其次疾(治)人,固医官也”,医和认为“医国”也是医家的份内事。到了唐代,孙思邈进一步阐释:“古之善为医者,上医医国,中医医人,下医医病。”后来,北宋名相范仲淹说得更为精辟: “不为良相,则为良医”,道出悬壶济世、心怀天下的宏大抱负和救民水火、泽被苍生的悲悯情怀。至于“病入膏肓”说的是医缓为晋景公诊疾的故事,“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所及,药不至焉”,晋景公深深折服医缓神奇的医术。可见,“和缓”是称誉良医的代名词,“功同和缓”是对医家德技双馨、妙手仁心最高的评价。

我小心翼翼地翻阅先生遗留的脉案、药方、手稿如《图注难经》、《赵江遗风》、《医之前车》、《时方准绳》、《医方脉证》、《内伤妙方》、《用当通神》、《丸散膏丹》和手抄的《鹤山医案》上、下本,不仅慨叹其文献价值极高,书法亦十分精妙。楷书方正端庄、骨力遒劲,行书优雅圆润、大气洒脱。十分令人扼腕的是,手抄全本四圣观版《霍乱新书》刚刚发现被老鼠狠狠地噬了一角。我连忙建议赶快用相机翻拍下来,争取日后影印出版。

先生名姜松、字友竹,曾亲植一株重瓣腊梅树合为“岁寒三友”以寄怀。一生活人无算,乐善好施。1929年大旱、1931年水灾,兴化时疫流行,先生受邀先后参加了当时“县救济院附设医药局聘请医生义务施诊”、“国民政府内政部卫生署在东寺内设防疫医院、公推医士轮值施医”等救灾义诊活动,还动员家人支锅煮粥分送因灾致病上门求医的患者,百姓传扬“大肚摇摇李友竹,施医送药把饭粥”,还赠送了“青囊妙衍”和“大医精诚”等数块匾额以表达对先生的感激与爱戴。遗憾的是,历经战火、浩劫,这些弥足珍贵的牌匾未能幸存。

依依辞行时,李友竹先生之子李国璋老拉着我在他家的天井里驻足,只见一方“竹”字砖刻端端正正地砌在墙里。李老饱含深情地告诉我,这原本是嵌在旧宅门檐的由前清举人、本邑名绅赵北晖(光远)手书的 “李友竹诊所”砖刻,五个字现在只留存下这一个字了。我揿下快门,用镜头真实记录下这个感人的瞬间。我恍然大悟,为什么李爱明那么酷爱画竹。先贤的基因,真切地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后来人的血液里,永远也不会泯灭。

上一篇:

没有了

下一篇:

戴窑史氏中医儿科

Copyrights 2005-2024 导医网 版权所有